设计团队:周源,刘梦茹
设计时间:2021年
“松阳乡村振新建筑设计大赛”入围奖
松阳古市是一片具有深厚历史和典型传统肌理的古市镇。现存的古镇片区以城头街为一条贯穿轴线,两侧以清代及民国时期所建的家族式天井合院和自发加盖的平房为主,同时间有一些解放后建设的砖混住宅。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古镇和其中的居民仿佛是一个具有与外界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和习俗的有机体,还蕴含着来自旧时光的形态与价值观,非常引人入胜。
沿着城头街有四处狭窄的空地,为本案的四个点位。其中点位壹已被附近居民用作菜地,点位贰是解放后砖混住宅与传统建筑肌理互相失调而产生出的一块废地。点位叁肆则来自于对倒塌旧房拆除清理。此四个点位相对均匀地沿着城头街分布,且面积较小,无法产生大体量建筑,但假如利用成为服务周围居民的公共设施,则非常理想。
松阳古市和中国大部分古镇和乡村一样,存在着人口流失和老龄化问题。房屋老旧,缺少配套设施等问题,让如今的年轻人都不愿再住在这里。沿狭窄街道两边散坐着三三两两形容枯槁的老人,几乎是这座古镇的写照。
根据走访观察,我们发现在古镇的生活空间中,“晾晒”是一个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以至于许多凑合的办法被大家习以为常。传统的住宅注重形式,并没有给晾晒衣物、干菜腊肉等生活细节留下空间,而狭窄幽深的街巷也仅仅为这些不得已而为之的“侵占式晾晒”提供了一个非常凑合、见缝插针的角落——在松阳连绵的阴雨中,这从瓦片间渗下来的几个小时阳光和有限的通风已经非常难得了,至于什么隐私,卫生,则是几百年来都不被人在意的毫末。
另一方面,古巷的幽深逼仄,阴暗杂乱也让人感到压抑,潜意识里易滋长消极负面情绪,这种不适应当代人需求的生活空间和模式进一步加重了人口外流。我们隐隐感觉到,这里需要一种“向上的趋势”。有趣的是,如果把视角抬升到屋檐之上,却仿佛挣脱了井口,视野变得开阔了,阳光变得充足了,层层叠叠的瓦屋面绵延开去,展示着古镇更可爱的一面。
所以我们决定要在这里做一系列高出街面的空间,也是给古镇老居民们做一个关于生活的出口。
但依旧美中不足。由于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与人之间互相挤占生存空间,因此老城肌理中已经没有了自然的位置,缺少绿色,显得过度人工化。或许可以说:素来便是如此,古镇的传统就是这样。但如果把目光向时间的来处看得更远一些呢?在松阳盆地,松荫溪畔,从蒙昧之初就是挤得密不透风的屋子吗?显然并不是。在有人类定居于此的千百万年来,这里原本都是郁郁葱葱的竹林,甚至在人口没有那么繁盛的古代,人类的生活空间与自然也是相互融合的。是文明的发展彻底挤掉了自然的位置。这让我们不由得思考另一个问题:文明是侵占的过程吗?
人类蒙昧初开时力量尚为弱小,个体难以单独面对来自自然界的侵害风险,因此形成了聚落发展的生存策略,同时也形成了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哲学。聚落再发展则有了文明的雏形,而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力量的增强,聚集-扩张-蚕食的发展方式便导致人们将自然从生活范围内彻底驱逐了出去。
早在先秦时代,人们便已经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庄子·大宗师》:“人与天,不相胜。”而今,对于房屋拥挤的古城肌理来说,难得产生的空处,比起构筑,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将自然请回来,融进来,从而达成与原有自然环境的和解和统一。在人类力量空前强大的今天,与自然的对立已经失去必要性,如何共存共立则是更需要探讨的命题。
进一步的想法是:能不能把种植行为作为建筑的开始?
这里可以选择种植松阳本地特产毛竹品种,取其易得、环境适宜、生长快速和结构强度极好的特点,不仅为灰暗的老街增添一丛喜人的绿色,也为建筑提供结构上的可能。另一方面,相较于以往的防腐竹材建筑,活竹子具有任何形式的竹材都不具备的防腐能力、耐久性和结构强度,更适合作为建筑竖向结构件。
利用竹子生长的高度,在狭小的地块上有机地创造一组高于街面的垂直公共空间,通过向上的趋势,为古镇居民赢得更多的阳光和通风。这组空间通风,挡雨,可以遮挡正午烈日同时又具有晾晒必须的采光。在这处公共垂直空间里,人们可以小憩,聊天,晾晒衣物和腊肉,还可以爬到高处观景,从另一个维度审视古镇的形态,甚至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必始终困于阴暗的街巷中。
整个建筑过程尽量采用低工艺,排除复杂施工及昂贵材料,安装方法轻便简单,易装易拆,可由当地竹木匠与居民志愿者一起完成搭建,不需要使用专业施工工人和机械。在顶棚上采用松阳传统的棕编蓑衣制作方法,用自然材料挡雨遮阳。而为了避免竹根对周边建筑的破坏,在沿地基设置一圈深入地下的金属挡墙。
同样的建筑方式,过程和工艺,沿着城头街的四个地块均匀分布,依照周边环境的不同自然生长出不同的高度和尺度,形成逻辑和功能相同,外观却不雷同的四组垂直公园,服务周围的一部分居民——在城乡发展剧变的宏大背景下,这也许并不能创造什么颠覆性的改变,但一定可以为老街坊们的生活提供一点亮色和方便。
至少在将来,老人们有地方晾晒衣服和腊肉,小孩们有个地方能远眺松阳盆地的群山,而古老的街巷也有了一片绿色阴凉的竹林,这也许就是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能为乡村复兴做的一次微妙的“针灸”。
毕竟建筑要成为什么样的建筑,取决于人会有什么样的需求。